《你的名字》观后感

时间:2025-09-24 20:36:54
《你的名字》观后感

《你的名字》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的名字》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你的名字》观后感1

很长时间没看日本片了,记忆较深的麻辣教师和忠犬八公的故事。麻辣教师是松岛菜菜子演的,很早以前看的了。忠犬八公看的时间不算太长,也是几年前的事了。今晚趁着值班的空闲,看了看去年上映的你的名字。虽然与日本有太多的民族仇恨,但是公里公道地说,有的日本影片还是拍的很有质量的。凡是拍的好的片子是不分国界和民族仇恨的,因为毕竟有些人性的东西比如爱情、善良、忠诚、正直、勇敢,都是人类所共同推崇和赞扬的。应该说是属于道德的制高点吧。

看完影片,边听着主题歌边写点观后感。该片的情节和以前看的美剧触不到的恋人非常相似,都属于生活在不同时间的两个陌生人有了共同的交集而逐渐产生了感情。你的名字说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影片里有的地方也还是没有看懂,但大体意思就是男女主角互换了身体,发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两人都在互相寻找对方,虽不至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也是相遇于未识,依靠红丝带产生了情愫。最后,男主角追寻到了女主角生活的小镇,喝了口嚼酒,拯救了小镇的500个人。而男女主角也最终在不知道对方名字的情况下,苦苦互相寻觅,凭着感觉找到了对方。时空的错觉还是前身注定的缘分?无法解释,归因于人的第六感吧。

越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感觉有太多的东西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也许人类就是一个悖论,就算到了世界末日那一天也无法完全解释明白所有的未知问题。很多东西,只是感觉吧!

《你的名字》观后感2

绳结和名字,是两个重要的隐喻。绳结要追溯到古老的结绳记事,最初是为了记录某些事情,也是文字的前身。故事中三叶的家族,遵循着神秘的仪式,包括编织各种绳结,但有关家族传统的文字说明都已经损毁失传,那么,这些不同的绳结是不是诉说着各种故事和传说,只是我们再也无法读出。

而名字是一个人存在世间的载体,具有神秘的力量,呼唤一个人的名字,你就具有了控制这个人的力量。很多故事中都有关于“名字”的桥段,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就是控制着人的真名,让人留在她的巫术世界。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有很多与人联系的纽带,如QQ号、微信、网络ID、电话号码,这些都可以轻易的删除改变,但如果你还记得一个人的名字,你就能维系一段记忆和思念。

名字也好、绳结也好,都是人们为了留住一段记忆的凭证,留下与一个人的联系,或思念,或爱情,或约定,也是与另一世界沟通的密码。当名字消失,绳结只剩仪式,我们无法追寻冥冥中注定的人和物,也无法踏入交错的时空,只能在这熙熙攘攘的人世,茫然而又执著的生活着。

三叶与泷互换身体,寓意着人们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谁?既与自己相似又大相径庭。自从上帝从亚当的身体中抽出一根肋骨,变成夏娃,人们终身都在寻找自己另一半,而这个另一半,一直都住在自己的身体里。只是,我们失去了联络的密码。

新海诚给一个现代的故事穿上了一件魔幻的外衣,为人们无处安放的情愫寻找一个解释。花好月圆似的结尾,也算是对观众的一个交代,一个含泪的微笑,一切相遇都是重逢。但我以为,这倒是让故事进入一个俗套,或许一个开放性的结果,更能延续那种忧伤、和神秘莫测的贯穿全剧的气质。

《你的名字》观后感3

在此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始终萦绕着一种没有来由的、唯美而哀伤的丧失感,故事零碎、结构松散等弱点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无论在节奏控制还是情节推进上都可圈可点。

从内容上看,本片一扫前作中的忧伤与阴霾,走上了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大众路线,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有感动,男女主人公不再埋头于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周旋于家人、朋友与社会的关系网中,男女主角之间曾经无法传达的思念也终于有了明确的落脚点。彗星灾难的设定则反映着经历311大地震后的生死无常观,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延续了《言叶之庭》中对日语语言文字本身的溯源(爱与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发展;这种对传统的回归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蕴和原色。

从制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诚对叙事手法的驾驭日臻成熟,也要归功于此次制作团队的强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担任作画监督、田中将贺担任人物设定等)和制作设备的更新(购入StoryBoardPro软件)。在选择配音人员的时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虑到了话题性、观众接受度等,确定插入歌曲时选择了在年轻世代中颇受欢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优化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标志着新海诚在动画创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优美的风景画面获得好评,而是通过流利的节奏、丰满的人物与故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打动人心。

《你的名字》观后感4

昨天终于看了《你的名字》。影片中提出的“产灵”“时间”“编织”等概念都在给我启发。尤其影片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头绳—手环,就是图中的红线,给我很亲切的感觉。——这不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缘”吗?

缘,就是丝线,而且坚韧不断。右边的结构应是某一种独角兽。意思是连猛兽都无法挣脱的丝线,就是“缘”。

泷和三叶,隔着时空,相聚于这根线的两端。仿佛也在说明,这个世界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的线是如此坚韧强大。在你所不知道的远方,竟也有人有事与你息息相关。

也许,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淡忘了那个名字,可是缘还在,我们就会相遇。而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时候,请容我轻轻的问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影片试图表现一个貌似并不成熟的的概念:冥界,人间,时间,空间,生命自身,梦境现实,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人的身体、口嚼酒、丝线都是通道或媒介,世界就是这样相互连接。

所以,不可以面对别人的苦难无动于衷;生命给予人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你内心的一念是否善良。是否发自内心的纯粹善良。

《你的名字》在探讨很深生命层次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爱情。泷和三叶,也只是朦胧的情感,还不是我们认为的通俗的爱情。这种精神层上的探讨远胜肉体的欢乐。

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画片,看完了,总有些意犹未尽,值得回味思考的东西。它们的片子,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在探讨人性、生命、文化。我们的片子,专注丛林法则、动物本能,比较多。这跟多年来,各方面教育矮化人类精神、盛行无神论、高级动物说不无关系。

《你的名字》观后感5

动画作家新海诚导演动画电影《你的名字》日前公开最新海报,另外影片还首次公开了神木隆之介与上白石萌音配音的主人公泷以及女主角三叶的形象。

新海诚导演因《云之彼端,约定的场所》而走红,凭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观众心中有着独特 ……此处隐藏3293个字……喝下三叶的口嚼酒,成功换回了时间。两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就这样再次相遇了。彗星如期而至,三叶在泷的帮助下,成功拯救了整个镇子,但是两人却都忘记了对方的名字。他们心中只剩下一种感觉,好像在寻找着什么。电影最后,两人相遇,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根红线,穿越时间,穿越地点,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也能与你相遇。生活也不过如此,缘分,本来就是这样神奇。影片中,三叶和泷,本该是两条平行线,不会有所交集。可是,因为那根红线,两人才相交。很美好的结局,同时还留下了一点幻想。其中所蕴含的缘分,可以说是很神奇的。缘分,也许是上天早已注定,又或是自己前世的恩怨,它总归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看不见,也摸不着。穿过茫茫人海,三叶和泷也能凭借着心中的那点感觉,认出对方。一根红线,也可以忽略一切,联系起两个人,不能分割。那种朦胧的缘分,也许也会纯在吧。

《你的名字》观后感12

第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凡是重要的事情请一定要及时再及时、反复再反复记录,不要认为自己的记性有多好。重要的事情说多少遍都没用。这也是动漫当中实在无力吐槽的一点。

好吧,我再承认,我不解风情,不懂浪漫,不懂欣赏。可是这剧情需要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吧。硬生生将你带入那个场景,告诉你,你就是不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了。唉。

第二:女配角一定不能漂亮,绝对不能漂亮,一定的一定绝对的绝对不能漂亮。动漫当中出现的一个人物,奥寺前辈。果然女配角比女主角漂亮,这就一定是青春言情剧的套路。而且确实相当吸引眼球,完美形象呗。至于一个小细节,故事最后奥寺前辈手上的戒指,和男主角死党手上的戒指,总是有种就是想要你往两个人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方面去想。哎。

第三:莫名其妙网上看见一个点,说是男主在写给女主手上的名字,为什么不是男主的名字,而是那啥。因为正面去看,是男主的名字,然后调转180°反过来看,就是几个字。我还以为新海诚还有这么变态感人的点,结果一查,YY罢了。只不过是另一个感人的梗罢了。

假设你们互相暧昧,但彼此并不知道对方名字,相约不说出来而是写在对方手心。写那三个字总比写名字直截了当浪漫得多吧。而更加不解风情的在于,在咨询朋友之后得知,更有可能男主不写名字的原因在于,日文里那个名字短时间内还真没办法写好。所以咯,摊手状。

当然了,要强行解释为,为了给整部动漫主题“你的名字”作点睛之笔,我也认了。

第四:男女主角,你认真去想,他们其实是姐弟恋。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我给大神长跪不起。这鸡汤得趁热喝。

《你的名字》观后感13

去年冬天,有一部日本的动漫席卷了大陆电影榜,也曾一度引起网民狂热议论。还有人说,带上你喜欢的那个人一起去看吧,趁着电影余温表白,那样他一定会答应的。这部电影就是新海诚的《你的名字》。

很多人觉得,动漫只是拍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的形象,唯美的场景实在不适合成年人去观看。其实不然,正因为是动漫,采用比较稚嫩的画面感去讲比较深刻的道理,故事演给小朋友看,道理讲给大人们听。就像那本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王子》,看似属童话的分类,其实是在给大人讲道理的一本书。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关于相遇和重逢的故事。女主角三叶是一个生活在深山之中的乡村女孩,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竞选,自己与外婆和妹妹一起过着平淡无聊的生活。小镇的生活早已令她厌倦不已,她期盼着可以去到大城市里生活。而男主角泷则是东京的一名高中生,与父亲生活,他经常会去餐厅里打工,也同样过着平淡而又无聊的生活。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转变,三叶在梦里进入了泷的身体,过上了她一直想要的大城市的生活,而梦中的泷则变成了一个帅气的女生,面对着各种流言蜚语依然不为所动。

故事的设定奇妙不已,勾起了人们的期待感。他们就这样在梦里交换身体,并留下日记作为交流,直到彗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也让他们开始了寻找彼此的道路。

当然结局是美好的,在列车上的一瞥,彼此落下热泪。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你等的那个人,他一定会来。

《你的名字》观后感14

新海诚的作品无论看多少次我总不会觉得无趣,并不单是每帧都可以当桌面那么简单,更吸引的应该是耐人寻味的内容。

这部作品,从我看来最有意思的应该是结局时“我好像哪里看过你”这句对白。啊咧!怎么这么熟悉的对白,不是我们老土式搭讪最常用伎俩了吗?是的!没错!就是这么老土,没有一丝套路。

但是最感动也应该是这句说话,本作主人公因为特殊的体质交换了身体,在交错的时空喜欢上了对方,却因为醒来后记忆会模糊而忘记了对方名字。

如果套回现实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们互相认识,乃至于喜欢上对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愿携手一生。至于今世,我们彼此忘记了对方的名字。可以这样理解吗?

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现实里“我好像哪里见过你”会不会非常美妙呢?我们都是在寻找着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就是上一辈子和你有着关系的人,这一辈子真的只欠了一个见面勇敢说出那句哪里见过你的说话。

在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谓世界线A与B的关系了,因为我觉得美妙的应该是可以和现实呼应的话题。

尽管对于我来说同是新海诚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温暖的,一种你再坚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会有转机有希望的感觉。与《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样,没有《秒速5厘米》的那种刻骨的无奈和刺痛感。反而有点像《言语之庭》,生活上总有点无奈,但是只要遇到那个可以交心的人,为何不努力尝试爱一次的感觉。

最后我觉得女主的头绳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样系在手上也不错。

《你的名字》观后感15

开始把看电影纳入生活的第一天,很开心有小伙伴能跟我一起看,看完还能交流交流~

可能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没法感同身受,所以前1h都没太明白怎么回事,就算我是看过简介知道是同性恋的电影,可是我看不懂Elio和Oliver 的感情究竟是怎么发展的,直到他们在草地上接吻的时候.

他们两个人接吻的时候真的挺深情的,比Elio和那个女孩子接吻要有感情很多,而且Elio只有在Oliver面前才会像一个孩子一样。

最后父亲的一番话也挺打动我的,我很庆幸Elio有这么好这么开放的爸爸妈妈,看破不说破,当他难过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表示理解并且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直到最后Oliver 打来电话 告诉Elio他要结婚了 我看见Elio后来在炉边哭泣 这种感觉和正常情侣之间分手没有差别了 就是那种明明说好是彼此共度余生的爱人 可是最后你怎么成为了别人的丈夫的难过 但我知道Oliver是爱Elio的 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深厚到 我不说你都懂的地步 但毕竟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像elio的父母一样open Oliver 也说如果他的父母知道 一定会把他送去矫正中心 所以Oliver 最后和一个女孩子结婚应该也是为了父母叭

爱情就是这样叭 无关性别与年龄

“我知道读书,知道游泳,知道改编乐曲,知道皮亚韦战役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我什么都知道,却不知道怎么让你喜欢我”——不知名网友。

《《你的名字》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